关于“多少岁算青年人”的界定,不同机构和组织有不同的标准,世界卫生组织将44岁以下的人定义为青年人,而联合国则将18-45岁的人视为青年人,中国国家统计局将15-34岁的人定义为青年人,而中国共青团则将14-28岁的人视为青年团员,总体而言,虽然不同机构和组织对青年人的定义略有差异,但普遍认为青年人是指处于成年早期到中期的人,其年龄范围大致在14-45岁之间。
在探讨“青年”这一概念时,我们不得不追溯其定义的历史变迁与全球视角下的现实考量,自1985年联合国首次界定青年为15至24岁的群体以来,这一界定虽为国际公认,但仍尊重各成员国的自主定义权,而今,世界卫生组织的新近调整,将青年的年龄上限提升至44岁,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对“青年”这一身份认知的拓宽与深化。
从历史数据来看,1995至2000年间,全球青年人口数量从10.26亿增长至10.66亿,尽管在全球总人口中的比例略有下降,从18.1%降至17.6%,但这一群体的规模依然庞大,不容小觑,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青年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预计将在2050年进一步降至13.2%,而这一年龄段的总人数将达到约11.76亿,值得注意的是,绝大多数青年仍聚集在发展中国家,以2000年为例,占全球青年总人口85%的9亿青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地区。
这一现象背后,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体现,随着更多发达国家老龄化人口的增加,发展中国家青年的比例预计将进一步上升,这不仅关乎人口结构的变化,更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、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,如何促进全球青年群体的健康发展,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并贡献于社会的进步,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。
0